贺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鉴于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旨在推动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教学改革;应用
【中图分类号】R-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06-01
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由知识型转化为应用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所谓生理学,主要是指研究人体功能正常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医学院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基础、临床均有直接的联系。传统的生理学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想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创新性思维在生理学教学改革当中的应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理学教学创新性思维能力
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医学学习、研究以及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突破常规性思维,以创新性方式思考医学问题,有助于新医学成果的出现的一种思维。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理学教学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新时期的生理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摒弃传统的从众心理,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断提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有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加以有效的引导,避免学生对知识只要求记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在固有思路上前进时,不断改正其存在的错误,同时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前提是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避免创新成为空想;
3.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要懂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创新性学习方法与思考方式的教学[1]。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创新性思维在生理学教学改革当中的应用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传统的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生理学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换言之,学生只是机械接受生理学有关理论知识,并进行记忆。在此学习过程中,并不会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与猜想,通过反复练习应对考试。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学方法必须作出一些改变,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临床治疗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临床问题与临床治疗进行相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诸如在讲授血细胞内容时,教师一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造成学习过程十分枯燥无味。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将其具体化,可以尝试从医院患者化验单开始讲解,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再比如讲解到肺通气原理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人工呼吸例子,并且加以说明,从而让学生明确其主要目的是人为造成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确保肺部通气。只有将实例与理论教学进行紧密联系,学生才能感受到生理学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1)引进多媒体教学
教师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让学生从对医学生理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内在的理性认识。比如老师在讲授肌丝滑行内容时候,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回顾一下肌肉收缩的图片内容,然后由浅入深,介绍神经肌肉藕联,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暴露,并与肌球蛋白头部接触,肌球蛋白水解ATP释放能量,同时肌球蛋白头部发生屈曲运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使细肌丝滑入粗肌丝之间。肌球蛋白相当于一种分子发动机,以肌动蛋白丝作为运行的轨道,同时肌球蛋白也是ATPase,通过ATP的水解导致构型的变化从而在肌动蛋白丝上移动。这种ATPase同微管分子发动机一样,能够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所以又被称为机械化学酶。老师把肌丝滑行过程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记忆。
(2)用PBL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思维
老师把需要教学的内容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學生思考问题,教师围绕问题回答教学方式,在问题提出后,老师给学生短暂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允许学生给出错误答案,老师不批评给错误答案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强化。如排泄肾功能,首先提出:如何形成尿液?肾结构和肾血流量在尿液生产中的作用?什么因素在尿液调节等问题上。教师在充分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询问问题,紧扣教学大纲和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的要求,结合板书和多媒体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
2.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见,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存在较大的弊端。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考核方式的创新显得十分有必要。为此,在测评卷当中需要在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型题,重点考核学生对生活当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分析能力[3]。除此之外,在总成绩当中应该加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课时回答问题以及实验技能等。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增加平时成绩比重,适当减少卷面成绩的比重,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教学需求。尤其是医学院的生理学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在生理学教学当中有必要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应用,主要是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需要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慧伟,陆健花,邱一华.创新性思维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71-72.
[2]王东吉,尚改萍,张翠英,刘燕,李旭炯,李婷.生理学教学改革与创造性思维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25-127.
[3]贾建桃,卢彦珍,张慧英,冀菁荃,李宝红,张丽丽,宋娟,田小霞.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提高本科学生创新性思维[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59-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