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教育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8年09月23日 13:04

生活

李思思 李卓兴

【摘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工作,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保证发展党员数量的必要措施。新时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入校,给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时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方法,提出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组织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66-02

入党积极分子,是指学习和工作表现较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经提出入党申请的非党同志,并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作为发展对象并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2)对党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3)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突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分子;(4)作风正派,团结同志,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为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应本着注重培养、严格把关、严格程序的原则,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制定培养计划,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切实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积极分子门槛降低,教育内容缩水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确定时,更多把大学生表象作为考察依据,没有对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入党动机等列为考察内容,从而降低了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进入“门槛”。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应落实联系培养人,通过学党章、学理论、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班、听党课、列席支部大会、参加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党内表彰大会、参加社会工作及其他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形式给予多形式、经常性教育。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忽视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和教育,教育内容严重缩水,更多仅仅以书面形式给予汇报。

(二)联系培养制度形式化

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培养考察,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應该要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开展的有关活动;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经常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听取思想汇报,进行思想交流;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党日活动、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发展新党员支部大会、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等党内活动,并给予指导。

但看似有效的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培养制度却有形式化的趋势。首先,大学生党员入党时间普遍不长,存在理论水平不高、站位高度不够等问题,很难给入党积极分子较高层次的指导和培养。其次,大学课程时间相对零散,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人时间差异较大,课外实践活动相对较多等,有效联系培养时间较少。再次,联系培养人主观上认为入党积极分子是经过党组织慎重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无其他更多问题,所以更多只是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等工作,缺少对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的教育和考察。

(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应该全程化、经常性进行培养教育,如落实专人联系,进行跟踪式培养;吸纳参与党的活动,接受党内生活熏陶;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组织参加系统培训,在思想上先入党等活动。但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主要通过党课、培训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

(四)理论学习形式单一,载体不够丰富

传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党的基础知识理论课、培训会议、实践活动、思想谈话等模式。很多高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方法单一,一般以纯理论授课为主,没有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调整,造成课堂过于严肃、生动性不足,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95后”甚至“00后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丰富的、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大胆创新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方式,尝试利用新媒体、现代化技术、信息化教育等方式辅助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五)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

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通常以学业成绩、考级通过率等外部指标为标准,这样单一的考核模式和评价标准,往往不能准确体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期间的表现和提升。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多方位、全面的培训教育考核模式,从多方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从而得出一个综合完整的评价结果。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通过日常表现、思想汇报、党校成绩、实践表现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通过党课考试成绩和结业论文可以了解学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培训的重视态度;通过观察学员日常表现、思想汇报等,可以了解学员参加培训教育的内心感受、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

二、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对策

针对新时期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现状来看,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实效性。

(一)落实专人联系,进行跟踪式培养

对已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落实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定期联系,一方面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使其深化对党的认识,对其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确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党的路线、党的领导、党员标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党员标准教育,以及怎样努力争取加入党组织的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引导其端正入党动机。做到组织上有人管,思想上有人帮,作风上有人带。

(二)吸纳参与党的活动,接受党内生活熏陶

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的活动时,有意识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扩大他们了解党内知识的渠道,增加他们与正式党员的交流沟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参加讨论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参加新党员的入党宣誓、参加“七一”表彰大会以及党内其他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讓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接受党内生活的熏陶,增强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三)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与普通党员一起参与社会工作、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其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增强党的观念和群众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发自身主动性,在自省中成长进步。各基层党组织和培养联系人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激发入党积极分子自身主动性,使其经常性的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动向,包括对党、国家和社会上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认识,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一段时间以来思想变化情况。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动态了解,及时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成长进步。

(四)组织参加系统培训,在思想上先入党

充分利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课知识系列讲座、教育培训等活动;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年龄、专业不同,为其制定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等规定教育内容的学习计划,要求其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动员入党积极分子订阅共产党员、易信,随时了解党内知识、法规,通过学习逐步做到思想上入党。

三、结语

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搞好党员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基础。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基层党组织要下大力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英.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7).

[2]邹柳云.论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J].希望月报.2007(9).

[3]陈瑛.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钟根佐,杨欢,于盼盼.独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昌商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邱冠.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