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三合四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8年10月04日 12:54

品牌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背景着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基于“一体三合四双”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一体三合四双 高职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2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编号:JYB2015120) “基于“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落实,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建设的培养基地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动力摇篮,更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创业实际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就业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发展、就业素质培养和创业能力提高要求,深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水平提升。

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推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学习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限。学生缺乏独立创新的能力,自主意识和创业能力比较弱。加之职业类院校传统就业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使得不少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

第二,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缺乏。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并且市场上尚未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选择教材和师资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第三,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欠缺。除普遍缺乏资金、经验和能力,思想准备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不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还普遍存在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的问题。同时,市场化经营运作经验不足,资金贷款困难,创业存在盲目性。造成学生创业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普遍不够高,“质”与“量”不并重,大学生创业往往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第四,对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强而有力的资金、硬件设施、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支撑。当前,指导信息不够充分,资金投入不足,硬件平台不够强大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三、基于“一体三合四双”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构建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我院在已有的“一体三合四双” (“一体”,即校企一体化;“三合”即资源整合、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四双”即学生双身份、教师双师型、教学双任务、基地双功能。)办学模式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探索构建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實践为起点,在实践中创业,注重创业意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培养,注重智力指导和硬件辅助并重支持的新“一体三接四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逐步建立起基于专业、融入教学、强化实践,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业课程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衔接的创业实践体系、培养体系。

“一体”,指新的校企一体化,即创业学生企业落地在校园。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学院以实训基地作为硬件支持。给予创业学生经营咨询服务和前期免租赁费用等政策优惠。真正做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资金、场地、经验等问题。经济运营上由创业学生独立经营管理,后期盈利后以承租方式向学院支付场地租金。避免了校企间在利益诉求、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可以实现校院资源实质性优化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接”,即资源对接、工学对接和产教对接。资源对接,学院实训基地既是创业学生的创业企业,又是学院教学学习的实训中心,形成“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格局。工学对接、产教对接指学生实训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由传统模拟学习转变为实践学习,这就要求学习内容和市场需求、技术水平要求无缝隙对接。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不仅对市场、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能提高职业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实践性。还为学生日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切实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

“四双”,是资源充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集中体现,即创业学生、学院“双身份”,学生既是接受学校帮助的创业学生也是创业实体的经营者。学院既是创业大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创业学生的合作者。技师教师“双身份”,创业实体中聘请的一线技师,在实体经营之外,作为学院外聘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践性操作的学习者。从而有效促进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双任务”,教学过程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完成实践生产中问题解决任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企业“双功能”,一方面为作为创业学生的企业场地,另一方面在作为学院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学院日后的实习就业基地。

四、结语

“一体三接四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是学院在“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是推进高职院校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有效尝试。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探究适合职业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改革,以满足国家、社会、企业、学生多主体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3)

[2 ]高敏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7)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编号:JYB2015120) “基于“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蓓蓓(1983-)女,汉,河南省鹤壁人,教育学硕士,初级,研究方向:语言教育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福田一区117栋东一单元101号 王蓓蓓收 邮编:458030

手机:18239285788 邮箱:beibeiw@126.com 邮寄方式:快递到付endprint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