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8年10月18日 07:35

品牌

吴艳丽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德育教育不断的被重视,自古以来,德育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人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文明的传播者,因此很多高校目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之下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以此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17-02

在第23次的全国党建会上,我国习主席在会中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对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文章针对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立德树人理念角度出发,提出相对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培养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一、目前我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机制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机制落后的现象,很多高校的教师只注重了干部学生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品德培养,使得很多学生缺少适当的实践学习机会,而且传统的说教管理机制不仅无法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需要了解不同时间段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管理,但是在正常管理工作中比较惯用“一刀切”的管理机制,比较看重的是对学生的惩罚,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奖励。另外,管理制度缺乏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合,也使得管理工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2.学生定位不准影响校园环境

学生的教学环境不仅是家庭、学校两方面,还涉及到了社会的环境,但是目前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过多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如图一),导致学生逃学、厌学等现象不断出现,所以说学生周边所在的环境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但是很多高校忽视了院校周边不良环境的存在,从而减弱了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缺乏规范化管理、师生之间的接触少、放任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以如何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成为立德树人理念下管理工作的一部分[1]。

3.缺乏高校文化氛围的创建

校园文化是高校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要的德育教学功能,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健全的高校文化建设,无法充分的发挥高校文化的作用,对此首先是缺乏健全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对校园本身存在的校史校训比较忽视;其次,高校有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高校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是任由社团活动自行发展,从而降低了社团活动存在的作用;然后,是缺乏应时代的文化平台建立,学生没有办法吸收多余的文化知识,从而降低了对德育文化的理解,降低了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管理理念,然后将理念融入管理工作中,并在贯彻国家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健全的管理机制。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以下的几点加以重视,其一是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入,在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做到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德育的培养,然后不断的建立各种奖惩机制,惩罚有适当的惩罚机制,同时奖励机制也不能落下,通过各种机制的完善,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保障制度的相对可行性;其二,制度的建设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制度建设上懂得松弛有度的进行,也就是说制度的建设不仅要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还要具有引导的作用,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对制度的执情况进行定期的反馈,在反馈的效果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对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2]。

2.创建和谐的网络校园环境

和谐环境的建设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下,高校应当重视高校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重视网络世界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为了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需要适时的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德育教学的重视,并且教师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避免学生步入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比方说,教师可以开创教学管理的平台,将网络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对社会的道德情况进行平台的分析和讲解,还可以在平台上放置有关道德方面的视频和新闻,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社会环境,并鼓励学生在平台留言分析自己的见解,同时结合相关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防御机制,以此避免不良的信息在校园中进行传播。通过创建和谐的网络校园环境,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网络校园环境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另外,网络环境的建立也能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

3.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德育教学功能,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一切有关道德的教学和管理,都不如一场实践教学来的重要,因此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育人体系,加强学生的精神教育,对学校的校史和校训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并充分利用高效现有的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榜样功能,建立各种相关的社团活动,比方募捐活动,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到各样的店面寻求资金上的帮助;养老院活动(如图二),让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养老院中去照顾老人,享受心灵上的洗礼;亦或者建立相关的一些平台,对这些活动进行宣传和组织,并定期的进行不同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精神,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效果,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德”,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3]。

三、结束语

立德树人一直都是我国传统美德,是校园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是目前高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就当下的发展趋势而言,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三大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瑜.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才智,2017(04):199.

[2]徐婧.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255.

[3]邓云莉.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40-41.endprint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