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产品到消费品的蜕变,小罐茶在摸索新的发展方向

网络 / 2019年01月22日 17:15

品牌

 对于一个行业来讲,有3600亿的空间,20亿的营业额却成了行业第一,出现这种“可悲”的现象的行业,就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行业。2018年小罐茶卖了20亿,成为了中国茶叶品牌零售额的第一名,可是小罐茶董事长却说这非常可悲。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茶行业有3600亿空间

 

过去三年半我们在思考如何去做,我们说升维思考农产品。农产品需要往上拉,文化产品需要降维思考,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茶叶推到消费者区间来,中国茶才有最主流的未来。 

 

小罐茶的逆袭本质是消费品思维的胜利。中国茶叶的工业化时代没有走过,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做原叶茶的,我今年的采购量是第一年、前年的十倍,我的销售额是十倍,采购量是十倍,得到什么结果?十倍的销量、十倍的采购规模,我们有大部分的原料,一断货、二涨价。你说做一百家店的时候,四季春多少公斤,当需求量十倍增长的时候,你的价格上升还是下降呢?理论上要下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所以中国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全产业链的建设。我们要做市场、研发、工厂、茶园,最上游是农业,中游是工业,下游是商业,我们一般从北京派人去北京做茶园,怎么做?真的是一头雾水,工厂农民的所有茶叶的制作工厂怎么解决?中国茶叶有研发吗?在我看来,中国茶叶几乎没有研发,至少我很欣慰今天我坐下来听了一天新茶饮,不同企业的人都在做研发,你们知道你们饮料需要研发。中国的这片绿色的叶子为什么不需要研发?研发到底怎么去做?包括市场,小罐茶是我们进入原叶茶市场的第一个品牌,我们定位是原叶茶市场的最高端,明年会启动第二个品牌,针对中产阶级,到后来的老百姓的口粮茶。

 

那我们多品牌的策略如何实施?年轻的白领可能是偏快消产品,对原叶茶来讲,我们面对的有大众、普通老百姓、中产阶级,到了喝茶的年龄,你就要去满足。

 

小罐茶今年成立了两个研发中心,我们说对中国茶叶的再研发,因为我们觉得它还是原叶,我们如何把原叶做得更漂亮、更香、滋味更好、更健康,我们做研发是中国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如何去做?都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的安溪工厂、茉莉花工厂、勐海普洱工厂等都在建设当中,包括安溪茶庄园、黄山基地都在整合过程当中,纵向我们要打通整个产业链,必须我们全部主导重新做中国茶叶的研发,必须重新主导解决中国茶叶的工业化,必须重新主导对上游规模化种植的管理。

 

横向我们做多品牌布局,不同的品牌共享我们的供应链渠道。我们自己准备了15亿的资金,三年内把上游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所有的工厂、茶园做好,明年是第二年。小罐茶茶叶的工业化研究中心做什么?我们是大幅度提升茶叶的工业化水平,让茶叶从农业、半工业化时代,走向工业化时代。我想可能很多做茶饮的老板去过上游的传统茶企,可以去看看,我们从采茶的机器人开始研发,一直到精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挑茶的机器人,封装、仓储物流智能中央工厂我们全部自己做,争取三年内第一阶段突破出来。

 

小罐茶本科研究生有73个人,全部是选茶的,我们要主动的设计,每一款茶都有重新的定义,所以我说小罐茶是一个集成箱,我们将来要集合传统设备厂商+智能化技术厂商等一起做这件事情。

 

大研发、全产业链,我们说小罐茶是中国茶业工业化、品牌化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必须开启这个进程,否则市场部等我们。所以我们布局了1+8”工厂、示范基地,2大研发中心,未来会有2-5个品牌公司,所有的工作已经启动。

 

中国茶业的未来发展之路还很长,想要把3600亿的行业空间做起来,对从业者来说任重而道远,小罐茶对于这个市场空间,已经做出了调整步伐,从原料到产品,保证品质的同时,更注重打造品牌优势。中国树叶想要征服西方世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需要创新思维。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