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6人次接受慈善肺癌早筛

网络 / 2019年11月17日 04:54

品牌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苏赞 通讯员廖培金)每年11月为“全球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为“国际肺癌日”。

这个“日子”的背后,象征着这一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巨大杀伤力。记者理解到,肺癌长期以来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大多数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发现在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差,而肺癌早筛早诊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每到周日会格外热闹。在一场场免费肺癌筛查活动上,社工和医务人员为一个个街坊进行肺部体检服务。记者理解到,早在2015年底,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启动了肺癌早筛工作,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需要治疗的家庭困难患者,按照广州市现行的政府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法规给予救助。

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已有8176人次通过该项目进行了肺癌筛查。

每周日上午7时30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楼的呼吸科门诊外“爱肺计划”项目医生以及社工开始忙碌,他们在准备迎接当天参与“爱肺计划”体检的居民。

上午8时,“爱肺计划”专场体检正式开始,现场医护人员以及社工井然有序地为到场的居民开展肺部体检服务。

据悉,与同类型癌症筛查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广州市慈善会以专项服务购买形式,为“爱肺计划”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工们运用专业的社区工作能力,结合多种服务手法,有效提升了“爱肺计划”项目在四个试点街道内居民的知晓度、参与度以及筛查依从性。

项目工作人员已开展36场社区宣传活动,平均每月在每个街道开展至少一场次;通过线上外联沟通结合线下走访方式,已完成街道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巡查304次;已通过电话回访形式邀约8251名居民进行肺癌筛查。

一位参与过体检的居民告诉记者,“现在政府福利政策好,平时要花费几百上千元的CT检查,现在居然能免费,还能享受专业服务,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体检,真心要点赞。”

前置筛查加跟踪服务

若筛查结果为阳性,该如何是好?记者理解到,为了避免患者及其家庭陷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肺癌早筛项目为筛查阳性居民准备了充分的后续跟踪服务。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工作人员会为患者做好建档、随访工作,积极配合院方与患者保持联系,对患者的疾病疗效、发展状况继续进行追踪观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此同时,将根据广州现行的政府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政策,对贫困患者做出救助申请指引。

而对于部分陷入经济困境的患者,该项目利用广州市慈善会珠珠救助平台,为患者链接其他慈善救助资源。在整个跟踪服务过程中,项目人员发挥社工优势,为有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的患者提供深度的个案跟踪辅导。

以往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早期疏忽,晚期陷入巨大负担”的状况,通过坚持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爱肺计划”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被动窘境。爱肺计划将联动多方,有效地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为实现健康广州贡献力量。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