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鏖战6小时!最强网络攻防手新鲜出炉

网络 / 2019年11月23日 20:53

品牌

百强鏖战,谁是最强网络攻防手?11月23日,第三届“红帽杯”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决赛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网络安全企业的100支战队齐聚广州,竞夺冠军。

据悉,本届“红帽杯”网络安全攻防大赛由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主办,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大赛自报名之日起,就受到了媒体、各大院校、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共吸引来自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网络安全企业的1619支战队、4800多人次报名参加,赛事规模再创新高。经过激烈的线上初赛角逐,最终100支战队脱颖晋级决赛,包括57支高校队伍、23支政府国企事业单位队伍和20支社会网安人才队伍。

本次决赛在往年红帽杯的基础上进行了赛制的升级,采用零和机制的AWD Plus攻防对抗赛的形式,参赛战队可通过“攻克”和“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典型漏洞以获取积分,通过修补自身服务漏洞和进行有效防御来避免丢分,最终以得分直接分出胜负。考验的不仅仅是比参赛队员的能力和技术,同时也考验参赛团队之间的分工配合与协作。

决赛当日,从10时到16时,经过6个小时不间断紧张激烈的较量,最终来自中山大学的“屈尾十”战队摘得高校组冠军、来自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南方电网三线谱”战队摘得政企组冠军、来自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的“还我地精工程师”战队摘得社会网安人才组冠军。

高校组冠亚季军名单

政企组冠亚季军名单

社会网安人才组冠亚季军名单

各方观点:

培养人才得靠实战 结构性短缺亟需解决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巨大,目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在第三届“红帽杯”决赛现场,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的各方嘉宾纷纷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广东省公安厅网络公安总队总工程师郭宏伟表示,网络安全是实战性比较强的领域,光靠理论是不行的。培养好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人才,需要各方的分工配合,政府搭台引导,学校培养人才的理论基础,企业为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全社会应该一起来关注这个问题。

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CEO唐亿鲁认为,不能指望靠一场比赛解决很多人才培养的问题,但是一定可以通过不断的比赛引起更多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兴趣,然后让更多的机构为网络安全人才做专业、定向的培养,最后到产业落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网络的攻防能力。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全锋认为,目前,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不仅存在数量缺口大的问题,也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缺乏一些真正能干活的人,高端的安全人才。”此外,他说,缺能做管理的人才。“做项目管理,比如说客户委托我们做安全保障,客户要有安全效果,如果一般人只知道偏基础的技术是做不了,需要各方面比较精通,这样才能帮客户诊断问题,这一块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高一些。”谢全锋表示,在高校人才培养环节,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陆以勤表示,只要有新技术出现,就会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问题,那么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大。网络安全不能靠一个比赛培养人才,但是可以带动培养人才的各种模式,这叫“以赛促学”,“我们希望做一个桥梁,打通高校、政府、各行各业,让他们平台切磋”。面对网络安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陆以勤表示,首先高校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实战功能引进来,要跟企业合起来,提供一些实习的平台。他还表示,网络安全不仅人才缺,老师也非常缺。“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引进一些企业里面的技术人才进高校的课堂。”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