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569个居住小区100%完成楼层撤桶

网络 / 2019年12月20日 16:53

品牌

今年白云投入2.5亿元推进垃圾分类体系营建,11月白云区的其他垃圾收运量首现负增长,餐厨垃圾日收运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记者今日(20日)从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本周一,白云全区569个小区(社区)全部完成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完成率超过97%。

今年以来,白云区从宣传发动、体系营建、打造试点、严格执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居民群众的认可度、配合度不断提高。今年全区投入逾2.5亿元,推进垃圾分类体系营建,是全市各区中投入最多的行政区;11月其他垃圾收运量首现负增长,餐厨垃圾日收运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垃圾分类做不好 对个人立案3宗罚款600元

近日,三元里街在检查抗英大街某市场检查时,发现物管公司保洁员没有将市场内产生的废弃果蔬菜皮单独分类后投放到垃圾桶内,而是将废弃果蔬菜皮和其他垃圾混合投放,涉及的垃圾6桶,共计1.44立方米。由于这一行为违反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该街执法人员对物管公司处以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不久前,新市街在检查中发现,该街一物管公司没有按规定分类收集、运输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准备在小坪小棠路垃圾压缩站倾倒混合的生活垃圾。执法人员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该物管公司作出罚款2200元的行政处罚。

今年9月15日起,白云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垃圾分类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截至12月中旬,全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立案执法共214宗 , 罚款金额约15万元, 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

除了针对农贸市场、垃圾中转运输环节,白云区还着重针对物业小区(社区)、工业园区、餐饮场所等区域开展检查行动,对发现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情况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如未按期整改的进行立案查处。以黄石街为例,目前已对个人立案查处3宗,罚款600元,对单位立案查处1宗,罚款5000元。

今年12月,白云区对全区569个小区(社区),重点是350个物业小区(社区),特别是6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守点督导执法行动专项检查。这一轮检查通过白天加夜间执法相结合,主要对垃圾误时定时投放点(收集房)开展守点巡查,对分类准确率不高的居民进行现场劝导,对分类工作推进不力的物业小区进行立案处理,对党员、志愿者守桶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巡查整改乱扔垃圾、投放点不按时撤桶、投放点清洗不彻底等情况。

11个餐厨垃圾处理点试运行,569个居住小区100%完成撤桶

龙归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位于106国道北村桥附近,是一栋红顶蓝墙的建筑。与传统的垃圾压缩站不一样,这里的地面比较干净,约120平方米的场地内看不到任何垃圾,只有绿色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在运转。

据理解,该中心自9月10日起正式试运行,如今已有3个多月,每日最高可处理餐厨垃圾10吨,每吨餐厨垃圾经处理后,可产生150公斤有机肥,废水、废油等经处理排放后,最终实现垃圾零残留。

同德街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也在近日投入试运行,目前餐厨垃圾处理减量率能达到约90%,也就是说,10吨的垃圾最后可以减量至1吨左右。至此,全区35个餐厨垃圾处理点中,已有11个餐厨处理点已经开始试运行;19个处理点设备已入场。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底前,白云区力争22个街镇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投产运行,实现餐厨垃圾可就近就地处理。

此外,收集房和投放点营建进展迅速。截至12月16日,全区计划营建垃圾分类收集房713个,营建完成710个,完成率达到99.58%;全区居住小区569个,目前全部完成楼层撤桶,完成率100%;有562小区(社区)落实定时定点投放,完成率100%。

垃圾分类宣传“爬”上墙,语音宣传杆“站岗”指导

“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近日,在同德街田心西路,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引导亲子志愿者们熟悉垃圾分类四色标志,并指导他们开始在墙面、人行道、花基、沙井盖、共享单车停放处等处现场涂鸦。

不一会儿,原本陈旧褪色的墙面,变得五彩斑斓,“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字眼明显,同时还画出了垃圾分类四色标志,以及具体垃圾分类项目等,还在人行道上标注了一条五颜六色的“特别标志”指向人行道垃圾桶。路过的居民街坊看到旧墙变了新样,也也未知点赞为之点赞:"没想到画一画竟然这么好看,还可以学一学垃圾分类知识!"

笔者获悉,同德街还积极通过入户宣传、站桶指导、广场活动、趣味涂鸦、运动会、自制垃圾分类宣传短视频等形式,向全街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概念及意义,增强居民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事实上,白云区各镇街均在宣传推广方面不遗余力,创意多多。在景泰街体育花园小区的定时投放点,还有一个太阳能“垃圾分类小天使”,每当有人靠近定时投放点,该设备用普语和粤语轮流播放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方便老人和幼儿。笔者理解到,接下来,该街还将在辖内50多个垃圾分类示范点,陆续安装这种智能语音宣传杆,推动垃圾分类更深入人心。而在永平街云山居社区,智能餐厨处理设备还开发有语音交互功能,不懂分类的居民可以直接问,引导居民自觉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白云区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目前,白云区已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2.52万人,回社区报到党员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超1.3万人,占志愿者队伍的52.82%。

11月其他垃圾收运量首现负增长,餐厨垃圾日收运量居全市各区之首

在全区推动垃圾分类“大合唱”之时,白云区居民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并能主动、自觉地正确分类。据统计,11月份,各镇街餐厨垃圾分类率较去年同期增长45.9%;其他垃圾收运量在今年以来虽然还是处于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逐月下降,到11月份较去年同期减少0.28%,首次出现负增长拐点。“这说明,白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不断显现,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白云区投入逾2.5亿元,推进垃圾分类体系营建,是全市各区中投入最多的行政区。目前全区餐厨垃圾日收运处理量达300多吨,也是全市各区之首。

白玉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十易其稿,出台《白云区垃圾分类体系营建方案》。同时,白云区还简化工作流程,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超200辆大小餐厨垃圾收运车、35个处理设施的采购、项目立项、选点、土建等工作。

此外,白云区还将垃圾分类纳入区重点工作属性,形成9+1项重点工作任务,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讲评、督办垃圾分类工作,高位统筹协调推进该项工作。目前,22个镇街也都成立了由镇街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22个镇街、281个社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举全街(镇)之力推进工作。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