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环保小驿站投入使用,外观设计为清雅岭南水墨画

网络 / 2019年12月24日 12:54

品牌

占地面积约108平方米,采用轻便的钢架龙骨结构,外观设计融入岭南水墨画元素……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江夏)环保小驿站正式投入使用。“垃圾分类靠小家、文明江夏靠大家”垃圾分类宣传暨黄石街(江夏)环保小驿站揭幕仪式活动日前在江夏党建主题公园举行。

开幕式上,亲子家庭参加互动垃圾分类游戏。

据悉,江夏村是黄石街面积最大、来穗人员最多的一条城中村,1.8平方公里的江夏村就有15万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城中村环境卫生面貌提升有极大的作用。

位于江夏东一路与东中一街交界处的江夏环保小驿站,是黄石街高标准营建的首个城中村垃圾收集房。岭南建筑风格的外观,宽敞明亮、通风透气、干净清爽的环保小驿站,一改以往城中村垃圾收集点垃圾桶露天栈放、脏乱差的情况。

小驿站内部放置着四色分类垃圾桶,根据具体功能分为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区、餐厨垃圾收集区、低价值回收栈放区、垃圾收集容器清洗区,每个分区均安装排风系统,驿站内部通风无异味;站外设置便民洗手盆,“内外兼修”改变垃圾收集站固有形象,使居民从心底愿意配合垃圾分类工作。不少村民表示,垃圾分类收集房营建整洁、美观、人性化。

现场,江夏环保小驿站安排了4名党员志愿者、2名保洁员定时定点站桶督导群众严格按分类标准投放垃圾。

附近商户的老板吴先生说,虽然前期不熟练觉得会有点麻烦,但环境好了生意也会好,自己很愿意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被列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创建示范街道的黄石街,目前已完成营建首批24个垃圾分类收集房和定时投放点,并正在投入使用。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