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制造班原来在这里……今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获悉,在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剧院的少儿实验剧场,儿童情景音乐剧《寻龙记》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联排,记者探秘儿童剧背后的故事。孩子们自己的原创,主角“不惜”生病获得家长照顾,因为爸爸打“王者”妈妈刷“鼗宝”……
全新原创儿童情景音乐剧
“停,音乐不对,演员再重新走一遍。”“停,你们从背景走出来的时候,脚步要压着节奏。”“不行,换景不够完美,脚步放缓一点,重来”……台下,导演一遍遍地喊停,台上,演员一遍遍地重新再来,一个场景无数次地重新练习。
据介绍,小海燕儿童剧团是由海珠区少年宫语言艺术项目发展起来的一支少儿艺术团队,该团继2017年推出首部原创儿童剧《异次元·TIME》大获成功后,于2019年春季开展以戏剧为主体的综合表演课程——小海燕少儿实验剧场,特别聘请国家一级导演组建团队倾力打造,将于2020年“六一”儿童节期间隆重推出全新原创儿童情景音乐剧《寻龙记》。
不惜让自己生病求照顾?
该剧是海珠区少年宫2018年推出的舞剧《哥哥》的前传,关注现代都市生活中,年轻父母对手机的热爱更甚于对孩子的关注,父母与孩子沦为熟悉的陌生人,在情感交流、精神慰藉上出现的问题。形单影只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父母的陪伴。
剧目主要讲述习惯面对电声玩具的孩子渴望父母陪伴的心路历程。男主角泺泺是一名6岁孩子,他拥有很多高级的玩具,有一大栈的会讲故事会唱歌的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剧中泺泺的父母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多过陪伴孩子的时间,下班回到家爸爸打“王者”妈妈刷“鼗宝”,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爸爸妈妈不自觉的陪伴缺失,让习惯面对电声玩具的孩子内心渐渐孤单……为了能让爸爸妈妈多陪陪自己,泺泺不惜让自己生病……
该剧总导演莫非介绍,这部剧的剧本我们大大小小修改了总共第49版,正是因为我们坚持的“以孩子的世界演绎孩子的作品”“以孩子的语言讲述孩子的戏剧”“以孩子的创意搭建孩子的舞台”,我每一次总会被寻龙这二十个小宝贝的创意和语言所感动,原本的阿尔法设定只是正常人家里的一只机器人,因为他们的表演创造变成了一组机器人,现在回忆起来这些创意碎片真的特别温暖,跟他们每次的相遇戏剧游戏都特别开心!
带孩子们做自己的原创
据介绍,《寻龙记》剧组的所有小演员都是今年春天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年龄4岁至12岁,大部分是从未学习过表演的“白丁”,海选出来后海珠区少年宫对小演员进行戏剧实验课程训练,训练属性包括语言艺术、声乐、舞蹈、形体等。
“我们的初心,是想带孩子们做自己的原创,不仅是一场演出。孩子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参与了歌词和剧情的创作,这是我们在戏剧教学中的一个全新的尝试,从今天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可以说非常的成功!他们在舞台上展示了最真实、最纯真的一面,希望他们能保持儿童的天性!”海珠区少年宫主任潘筱茗说。
一位小演员的妈妈对记者说,“非常幸运孩子能入选‘小海燕’实验剧场的综合表演课程,感谢莫导的专业,耐心和指导。同样身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感同身受。一直认为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两兄弟这么小能够参与在其中,相信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烙印,昨天第一次在剧场看他们彩排,两兄弟很认真蹲着,那个镜头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守纪,感受戏剧的熏陶,已经足够了,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恩。期待《寻龙记》剧组更多出彩的感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卫康 通讯员罗雪莲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