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了“陪伴孤独者”这个职业,会怎么样?

网络 / 2020年01月10日 12:53

品牌

今晚临睡前,看到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世上出现陪伴孤独者这个职业,会怎么样?”

我立刻予以了关注。虽然关注者只有一人,我应该是第2个;由此看来,提问者和我都是孤独的吧。

由这个问题,我想到以下三个问题:

(1)感到孤独者真的需要陪伴孤独者的陪伴吗?前者愿意购买后者的服务吗?

(2)除了这个职业之外,已经有哪些替代的方案帮助人们缓解或减轻孤独?

(3)孤独会不会是人类永恒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正如死亡一样。

我们先从人的本性说起。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从一出生下来就离不开社会关系,离不开抚养者的照料。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人人身上都有社会属性。即使是伟人、离群索居的哲学家,他们也有群居和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需要。

然而,人在本质上又是孤独的。

为什么呢?

当一个人生病时,别人是无法最终使他康复的,唯有他自己;生病中的各种体验,只有靠他自己去经历,去承受,别人没法代替。即使是一岁内的婴儿,也是如此。

同样,一个人的内心及精神世界也是各种独特性的总和,人心如面。

世界上没有长得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同样没有经历完全相同、内心世界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所以,每个人不可能被任何他人完全的理解,100%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注定生而孤独。不是吗?

鲁迅与瞿秋白算是知己好友了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系之。”但是,我想两人在相处中仍然不免有感到孤独的时刻。

如果上述观点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假如谁想完全摆脱孤独感,我觉得他注定是要失败、无果而终的。

关于这一点,周国平先生说:“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

是啊,既然孤独感不能完全摆脱,那么我们何不重新看待它,以新的心态去面对它呢?

首先,我们去接纳它,允许它悄然袭来,并视它为我们的朋友。因为孤独,我们不被打扰,我们可以去找回自我,聆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世界中。

其次,我们要看到:事实上,人类已经发明了并且正在使用着若干种帮助我们化解孤独的方式。

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就是婚姻。

婚姻就是帮助一男一女共同摆脱孤独感的一种古老设计,让这两个相互有感觉的人结合在一起,成立家庭。如果有幸的话,他们还能白头偕老,相伴终生。

再比如,各种社区(包括网络社区)、社团,都为人们寻找归属感、集体感创造了条件。

在所有的形式当中,最重要的是书籍的发明(由此而带来了文化的传播)。

当我们感到精神上的孤独时,只要你愿意读一点点书,就马上可以找到一本适合你的书来陪伴你,帮助你充实你的精神。

就算你不愿意读书,你也可以去听听喜马拉雅,看看腾讯视频,甚至玩玩抖音不过越往后的这些方式使用之后,你会不会倍感孤独,那就不好说了。

可以这么说吧,那些常常被孤独感折磨的人一定或者多半是不怎么读书的,因为常读优秀书籍的人,他们定能享受孤独;事实上,他们在阅读中与先贤先哲者们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共鸣,从而消解了孤独感。

心理学家凯伦·霍妮有一句名言,“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并不是神经症;相反,不能营建性地独处,则是神经症的信号。”

尽管我说出了上述观点,似乎对提问者是一个“打击”,但是我并不认为陪伴孤独者这个职业的出现不可能,或者不必要;事实上,心理咨询师,智能机器人咨询师,网络陪聊,深夜电台主播等职业已经具备了这个特点。

刘心武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寂寞的价值》。

他说:

“能不能保持足够浓度的寂寞感,是一个创造者创造活力是否仍在积蓄的标志。”

“寂寞,是一种高尚的心境。寂寞的核心,是敏锐的自我感。”

这里的“寂寞感”,其实和“孤独感”是同义词。

他认为,人需要有健康的寂寞感;

它是指:

“欲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并且也有益于自己,但不被理解的那样一种大苦闷。”

“寂寞的健康与否,最终的区别就在于是造就还是毁灭自己与他人的良知。”诚哉斯言!

在上海师范大学,有一位有趣的女教授柳延延先生她曾写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题目就是《你要爱你的寂寞》。

在这篇空灵绝响的文章的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

20世纪初,一位17岁的在校住读的青年给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虽然整天和许多同学在一起,但仍然时时感到寂寞。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尔克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恳求,似乎寂寞是一件轻柔、贵重的东西,必须小心翼翼、充满珍视地加以保护。我们今天的人能理解这份珍视吗? ①

是的,里尔克关于孤独,有很多独特的、深刻的见解呢。

比如,他在《致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还写道:

“归根到底,恰好在最深刻、最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极其孤独的。”

“您在孤独之中,不可受到迷惑,由于在您的内部有某种东西想从您的孤独中逃脱。……守住孤独,乃是好事,因为,孤独是难耐的;什么是困难的,就必须是我们更加要做的理由。”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