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实在憋得难受,那就宣泄一下吧

网络 / 2020年01月29日 20:53

品牌

01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目前已确诊2例病毒感染。客运、出租也全部停运,各个乡村和社区建立了“劝返点”,严格把控进出人员。

上午来工作室,十几分钟的路只遇到了3个人、5辆车,还有2条狗,平常我散步的那个公园,也空无一人。

世界安静的像睡着了,只有红绿灯不停眨着眼。

打开朋友圈,疫情信息铺天盖地,偶尔夹杂着科比的英年早逝,新的一个10年,开始的并不好。

我被一篇“武汉人民开窗大合唱”的报道吸引了,还有人冲对面大喊“有没有人,打开窗户,求吵个架,要憋疯了!”

我们都知晓这是暂时的,也是必要的,孤岛的建立像许多许多的边界,让人们体验着疫情带来的冲击。

倘若平常,我们大都会享受这没了工作和娱乐,没了旁人干扰的陪伴时光。

现在却不能安心享用这陪伴,而是出于某种“应激状态”

集体紧张背景下,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有点压迫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情绪,特别对习惯忙碌的和平年代的我们。

故此,倾诉、宣泄情绪、降低无聊感,成了人们的需求之一。

正如这篇报道中有人坦言:“戴着口罩吼了几嗓子武汉加油,立马舒服多了”。

有人应和:“实在无聊没事干啊”、“真的是憋疯了哈哈”,还有人感叹:“我们每个小区都沸腾了,太感人了,一个人坐在家里爆哭”……

02

别忽视这种需要,为照顾孩子和父母情绪,克制自己不能太慌,但你也需要倾诉,需要被看见。

看书、听音乐是种方法,但前提需要情绪稳定,少有人直接通过读书听音乐宣泄了焦虑,而是情绪稳定时做这些事,才会锦上添花。

故此,我推荐一种方法:心灵书写。

这是我本人常用的,也一直推荐给求助者,效果不错。只需要一个本子一支笔。

焦虑下很难像写日记那样,通过思考记录心情,整理思路,那太理性,同读书、听音乐一样,是平常不恐慌时的做法。

此时更需要宣泄,把感受像泼水那样倒出去,而不是斟词酌句。

愤怒的时候,要允许自己疯狂一下、发泄一下,愤怒指数才会降低,而不是强压怒火。

这往往需要一个对象,像充气人那样任凭你拳打脚踢肆意蹂躏,否则很容易迁怒他人伤及无辜,或者伤害自己。

心灵书写是一种高级倾诉,使用的是文字。

文字不仅是文明的凝结,也是宣泄最佳的途径,你可以随意对待它,比如:乱涂乱画乱写。

可以把各种颜色抹在纸上,也可以用笔来回划动,哪怕漆黑一片,哪怕杂乱无章。

有时仅仅坐在那,握着笔的手不停地、快速划动,听着“沙沙”的摩擦声,心情就会好很多。

事实上,这是一种疗愈方法,无论成年人的书写还是小孩子的涂鸦,都是在让情绪外化、表达出来。

让憋屈的、不能言说的情绪们流动起来,就可以缓解紧张和压力。

03

这需要两个基本点,第一,不思考。第二,手别停。

仅此两条就完全区别于写作、写日记。

“不思考”并不容易。

我们早习惯了思考,总结,习惯了逻辑思维和推理,所以我们的字很少能表达内心,它们充满取悦与迎合,它们无时无刻不在顾及眼光与评价。

就像写这篇文章,我没法不考虑你的感受,没法“不思考”,没法毫无目的。

相反,我的目的很明显:让隔离在家的你不那么憋屈和无聊,不那么压抑。

这就是中心思想,我所有的字都紧紧围绕这个展开,且随时都在思考如何让你接受我的观点。

写日记比写文章虽好些,但也是写给“另一个自己”看的,随时会有“内心的监督者”来考察和评价,并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心灵书写则不会,你无需思考,更不需要评判,无论是否违背道德感,无论是否看起来合理的样子。更不需要写给任何人看。

你现在就可以试试,厚实一点的纸张,流畅的笔,开始吧。

要求只有一点:手别停、手别停、手别停。

刚开始可以限时比如5分钟,也可以写满一张纸,以后再慢慢写到手累为止。

手别停是为了让大脑来不及思考。瞬间喷出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来自内心而不是大脑,大脑一旦加工就没法不去评判。

什么字体 字迹 顺序 通畅 标点符号不连贯 错别字等等,让他们统统见鬼去吧,那都是作文,不是书写,没人检查作业,有的只是你的心和你的笔。

不知道写什么?不要紧,只要手别停,管他呢。

哪怕不停重复写“不知道不知道”或者“点点点”或者乱划都没事,充分允许自己,直到浮现出下一个词下一个字下一句话。

不管你觉得多么羞耻的恐惧的大逆不道的邪恶的丑陋的骂娘的统统写下来,忘记这个世界,忘记观众,只有你。

04

一般,刚开始书写没法天马行空,那就用些引导语。

结合当下的情景,结合“病毒焦虑”,可用这样的引导语。

比如:

“我害怕……”“此刻好无聊……”“我担心……”“我记得……”、“我想对你说……”“我想对自己说……”、“我的心情很……”“写给10天以后的我……” “我感恩……”“我原谅……”

这样引导语很多你自己想,一旦下笔就别停,开始限时、有引导语,后来就慢慢不需要了。

当然希望你也忘记什么引导语,直接下笔,一口气写完,让情感的潮水集中放闸!

写完后读出来

要有这个环节,哪怕刚写完情绪不愿意,几个钟头以后也要读出来,是大声读,当然这依据环境要求,没办法就小声读,反正书写者、朗读者、听众,都是你自己。

不管多么难听、悲伤、难以启齿,都读出来,难以辨认的字就按想象续接上,你会发现,读出来感觉真不同!

读的时候可以大笑大哭,也可以肆意呐喊,甚至读完可以撕毁。

那一刻,你就是你自己。一天只需拿出10分钟。

这个阶段,在这假期延长又不能倾诉衷肠的日子里,10分钟并不长,但帮助却很大。

练习后你会发现,“心灵书写”不但可以宣泄情绪,还会有意外收获,你会发现平常发现不了的那个自己,与内心产生更深的链接。

还可以全家一起书写。作为一种互动的家庭游戏,特别是亲子互动。

当下,孩子很容易被无形焦虑传染。

各种氛围会让他们觉得和平常不太一样,说教和讲道理没太大意义,孩子总半信半疑,并不理解你究竟想说什么。

书写(涂鸦)则不同,它不需要思考和理解,孩子会比大人更接受这方法,这是我本人治疗孩子时的经验。

某种灾难引发的焦虑会伴随孩子很久,他们没办法像成人一样描述内心,书写和涂鸦满足了描述的需要,甚至孩子都无须知道涂鸦的是什么,疗愈就发生了。

你习惯了转移情绪,却不习惯表达情绪,不是你不需要,而是没有重视自己内在感受的习惯。

直到莫名发火、容易激惹时,你才意识到原来内心压抑了如此多的情绪。

孩子也同样,看起来他们在玩游戏,看电视,写作业,内心却一直受弥漫焦虑的影响,那些焦虑引起的不安与慌张,更要被引导出来,而不是转移。

05

这就是今天我推荐给你宣泄情绪的方法-----心灵书写。

愿这个方法对你和家人有帮助,也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并使用,特别是被封城,隔离在家的人,让书写陪你度过这有些难熬的日子。

当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就是有人通过读书呀,冥想呀,音乐呀,运动呀,喝酒呀,刷朋友圈呀等等释放了压力,无论如何只要有自己的方式舒缓情绪,那就好。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