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如同“过山车” 双相障碍,您要了解的那些事儿

凤凰网健康 / 2020年03月30日 20:53

品牌

情绪如同“过山车”

双相障碍,您要理解的那些事儿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据传,梵高就被认为生前很可能罹患双相障碍。为了提升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每年梵高的生日,也就是3月30日,被设立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双相障碍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对此病的发生均有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双相障碍呢?有哪些临床表现?是否能治愈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地理解一下。

如何发现患有双相障碍?

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Ⅰ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Ⅱ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

临床研究显示,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不开心,郁郁寡欢,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念头。二是躁狂发作时,情绪高涨、语速快、语量、爱交际、爱沟通,而且思维敏捷、脑子灵活、记忆力比以前好,活动也增加了。三是抑郁躁狂混合发作时,就是上述躁狂、抑郁两种表现交替频率很快,一会儿抑郁一会儿情绪高涨、躁狂,但这种症状比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双相障碍会出现自杀自残的行为,还会做出鲁莽的举动,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如果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应及日前往精神心理科诊治。

如何对双相障碍进行治疗?

对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严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期间,需住院治疗。

一是药物治疗。严格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抑郁发作时用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等;另外,躁狂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给予情感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口服治疗。

二是心理治疗。可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暗示疗法、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等,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

三是物理治疗。常用的电休克治疗,对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伴严重自杀观念的抑郁发作和兴奋明显的躁狂发作,疗效好见效快,能够很快控制住自杀或兴奋的症状。

双向障碍停药后会复发吗?

双相障碍有自限性,但如果不加治疗或治疗不当,复发率相当高。停药后容易复发,所以需要维持治疗,具体时间因个体特点而不同。多数研究发现,4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一年内复发,6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两年内复发,73%的双相患者在五年内复发。

双相障碍停药后容易复发,多数双相障碍患者在症状缓解之后,应进行维持期治疗。这个时期应密切关注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症状,可逐渐减少非心境稳定剂,维持期至少是2~3年,并逐渐停药。在此期间,仍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避免复发。

如何识别双相障碍复发的早期预警信号?

双相障碍的早期预警信号包括躁狂早期预警信号和抑郁早期预警信号。

复发躁狂的常见早期预警信号包括脾气比平时大,会因一点小事控制不住想发火;说话语速比以前快,感觉总有好多话要说,声音也比以前大;感觉精力旺盛,没有睡意,不知疲倦;感觉脑子莫名其妙地变聪明了;心情特别好,觉得周围一切都是美好的,以前的烦心事不见了等。

而复发抑郁的常见早期预警信号则有情绪低落;睡眠习惯改变,常常是早醒和睡眠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参加日常社交活动;体力差,容易疲劳;容易生气;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或活动失去兴趣等。

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为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先兆症状本身对患者有不良影响,同时还预示着很快就会有复发。所以,一旦发现双相障碍复发的早期预警信号,就应尽早干预,以减少复发。同时,为复发提前做好准备。

双相障碍会遗传吗?

双相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双相障碍有一定的遗传性。在双相障碍的病因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重度双相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而其亲属患病的概率则高出一般人群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一级亲属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并且有早发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双相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0%,较抑郁症的遗传度高约40%。另外,对双相障碍研究发现,在多个染色体上都有可能的致病基因。因此,如亲属中有双相障碍患者,应引起重视,出现类似症状及时前往精神科就诊。

如何预防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成长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学校的教育、父母的言行对孩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和老师应该关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对出现在孩子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应足够重视,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教会孩子处理这类事件的能力。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正确引导,必要时应寻求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

另外,儿童及青少年的双相障碍,症状表现极不典型,缺乏典型的躁狂-缓解-抑郁-缓解-躁狂的反复/交替发作的特点,行为障碍则比较突出,伴有分裂症状(与心境不协调)。因此,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有此类表现在,应高度怀疑双相障碍,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属性提供:百科名医网)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