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和不愿意社交什么关系?

网络 / 2020年06月04日 04:54

品牌

01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合群

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邀请他们参加一些聚会,他们总是拒绝,要么是需要看书,要么是需要加班,或者是需要回家,总之,有各种理由,就是不参加聚会。

好不容易请他们出去聚会一次吧,结果,去到聚会的地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就是这个人一个人默默在那里刷手机,或者跑出去抽烟、打电话玩游戏。感觉他们自己很不合群。如果你劝他们一起来唱个歌、喝个酒啥的,他们非常抗拒,说多几句,有些人还可能翻脸吵起来。

事实上,他们也很善良,为人也很好,但就是不愿意参与到社交聚会当中。

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或者,你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的呢?)

02

这些不合群的人的特点

如果发生以上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回避型的依恋哦,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

这种人常见的特点是:

1. 话少

2. 表情少

3. 作少

03

哪些人会被他们吸引

但是,这种人很容易被另外一些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吸引。被吸引的属于焦虑型,焦虑型依恋的人,一旦发现身边有这种很回避的朋友,他们第一时间就是想要靠近,就就像,在野外,一个可怜的小动物,人们总想去看看,这个小动物怎么这么可怜!于是,自己上去看看,看着看着,产生了一些心跳的感觉,自己就喜欢上了,以为这就是爱情。

但是,我必须慎重地提醒那些有好奇心、想上去看个究竟的人们,喜欢上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你们,可能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他们在亲密关系里面,会很回避,不愿意和你交流心事,也不愿意黏在一起,甚至为了回避和伴侣在一起,回避型的人,会故意贬低伴侣(其实他们是好人)。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可能,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在社交场合,很难感受到愉悦的体验。这可能和他们对人的认识有关。在他们看了,自己和他人是一样的,由于不一样,他们不太愿意参与到其他人组织的活动当中去。

Vrticka等人(Vrticka ,Sander &Vuilleumier,2012)的研究也显示,在回避维度上得分越高的人,他们对社会性的正性情绪刺激的愉快度评价越低。而另有研究也表明,在社交场合中,采用回避策略的人更加缺乏积极体验(Cohen & Shave,2004),并且更倾向于认为日常社交是无趣和乏味的。

04

不合群的脑机制

为了搞清楚回避型依恋的人,在脑子上和其他类型的人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向医学界求助,医学界告诉心理学家,可以采用fMRI(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脑功能)来看看脑子的差异。

研究者用fMRI(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记录下依恋关系中的高回避者的大脑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自发反应(Suslow et al ., &2009),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人遇到不同情绪的时候,其中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对负性情绪(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面孔的自发反应减弱(后面会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减弱)。

说明在人际互动中,回避型的人对于他人的负性情绪反应弱一些。初级躯体感觉皮层被认为是参与情绪模仿过程的重要脑区,而情绪模仿与增进社会关系是相联系的,高回避者的这种抑制性的应对风格不利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积极体验。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回避型的人,为什么会对负性情绪反应弱,一组心理学家采用另外一种技术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分析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情绪反应上的特点。

他们给被试呈现中性和愤怒的情绪面孔,记录情绪面孔所引起的ERP早期成分C1(一种电位信号)和P1(另一种电位信号),接着比较不同依恋风格者的情绪面孔ERP效应。

结果发现,回避值得分高的人,中性面孔(非威胁性信息)和愤怒面孔(威胁性信息)诱发出的C1和P1波幅分别有着显着差别。而回避值得分低的人,看到中性面孔和愤怒面孔,C1和P1波幅没有显着区别。

这样的结果表明,也许只有高回避者在早期的知觉过程中才具有区分威胁性和非威胁性刺激的能力,而只有先识别出潜在的威胁,对于威胁信息,个体一般采取战斗或者逃跑的策略。

我们知道,依恋类型和成长环境有关。由于在家庭里面,作为一个孩子,面对比自己高大强壮的抚养者,战斗和逃跑的都不大,因此,回避型依恋的人采取了抑制的方式,选择对负面情绪的威胁进行抑制,并行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即,对情绪,是抑制的。

这种脑机制,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前面讲的“三少”—话少、表情少、动作少。

因此,从脑科学视角,要理解回避型的人,他们不合群,不是讨厌你们,而是脑机制决定了他们采取抑制情绪的方式,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抑制情绪,他们也很少能够感受到互动中情绪的快乐体验。

既然人际互动不能产生快乐,甚至有可能他们在人际互动中看到更多的负面情绪,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聚会呢?

让他们自己呆着一个人,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1.Cohen, M. X., & Shaver, P. R. (2004). Avoidant attachment andhemispheric lateralisa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attachment- and emotion-relatedwords. Cognition & Emotion, 18, 799- -813.

2.Daly, K. D., & Mallinckrodt, B. (2009). Experienced therapists'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attachment avoidance or attachment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4), 549- 563. 3.Suslow, T, Kugel, H, Rauch, A. V, Dannlowski, U, Bauer,J,Konrad, C.,Ohrmann, P. (2009). Attachment avoidancemodulates neural response to masked facial emotion. Human Brain Mapping,30, 3553- -3562. 4.Vrticka, P., & Vuilleumier, P. (2012). Neuroscience of human socialinteractions an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212.

文:吴翔 (心理咨询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壹心理特邀讲师;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路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责任编辑:殷水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