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发文: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好么?

网络 / 2020年07月12日 12:53

品牌

“早睡党”与“晚睡党”的争论一直就没停过。

“怎么还不睡?”总是孩子和父母争吵最多的话题之一。

但是,睡眠时段和时间本来就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

壮年每天只用睡八九个小时,10点就睡得着;老年甚至只用睡七个小时,八点就会入睡。

父母拿他们的生物钟推测孩子的生物钟,本来就没什么道理。

并且早睡党原来最喜欢说的“晚睡=爆肝”也被晚睡党证伪。

肝脏随时随地都在排毒,定点排毒根本不存在嘛

△ 网传《身体排毒时间表》

更何况华科大的教授都为“晚睡党”站台,她说:

“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早鸟型(早睡早起)和夜猫子型(晚睡晚起)人群的生物钟是有差异的,强迫夜猫子型人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让他在不应该醒的时候醒来,不应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对他的健康反而不好。”

不过“早睡党”的科学家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不断的统计数据,进行实验。

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这一次可能真的是“早睡党”对了。

不过晚睡党们也不用太担心,科学家们也找到了缓解晚睡晚起危害的方法。

具体怎么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钟是这样控制你的生活的

身体能够知道现在的时间,全靠我们的生物钟。

在大脑的SCN区域,控制着一个大约有24小时的时钟;一个不断感知光线,扭动发条更改时间的钟表匠;以及一群全身上下到处跑的传令兵。

同时,我们的部分肝脏肠胃等器官也有自己的小手表,他们不能自主改变时间,但是能在传令兵的帮助下改变时间,在准确的时间完成任务。

所以我们经常在身体里听到这样的对话:

胰腺:“饭点了,饭点了,我要准备分泌胰岛素消化食物控制血糖啦~”

大脑:“鬼扯,明明天都没亮,人都没起床,你再等会,不然你分泌胰岛素该低血糖了。”

胰腺:“不开心!”

肝脏:“到点啦,到点啦,我准备好清除这些毒素啦~”

肝脏解毒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在不同时间进行,有高度的节律性

大脑:“鬼扯,明明天都没黑,人都没睡觉,你急啥呀?”

肝脏:“怎么还没到点,要毒死我啦!”

但是,并非全身上下所有器官每次都买大脑的账。

举个傈子,人的血糖耐受性在早上是高于晚上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最后一餐吃的太晚,身体已经没有多大能力利用吸收这些血糖,利用不了的血糖往往会导向肥胖与糖尿病。

大脑:“加班工作啦~”

各大器官:“爱咋咋吧,我先睡了”

肝脏:“这没人要的血糖,我就慢慢转化为脂肪了~”

总之,这套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排泄系统总是在晚上休息,白天再工作。

· 消化系统也能在我们还没开饭的时候,备好了充分的酶。

· 在分泌系统的帮助下,我们的睡意总是在晚上袭来。

当然,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特别是违背它——减少了睡眠时间时:

· 大脑的清除细胞会高度活跃,大量的传递细胞会被杀死,人就变得呆呆笨笨的;并且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大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β-淀粉样蛋白,进一步就会导致老年痴呆。

· 睡眠时间少,给我们抗自由基酶发挥的时间也就会减少,全身上下都会变得衰老

· 睡眠时间少还会导致雄激素的异常表达,头发会掉更多,油脂也会分泌更旺盛

· 熬夜者免疫能力降低,即有更高概率被病毒和细菌感染,这也是生活中连续熬夜常常会伴随感冒症状的原因,甚至还有因为连续熬夜免疫力下降,闻自己的袜子,导致肺部感染脚气的例子。

稳定长期,睡眠充足的晚睡晚起则会导致:

· 大脑会分泌一些特别的激素,肠道菌群也会改变,再加上夜晚血糖耐受会比白天低很多,这些就会导致夜猫子更偏爱甜食

进一步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概率是早鸟型的2.5倍。

之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男性上升1.6倍,女性上升3.0倍),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的疾病的罹患概率也会上升。

· 对于夜猫来说,罹患抑郁症睡眠障碍,精神性障碍以及各类癌症的概率都会有一定提高。

· 总的来说,相较于早鸟型,夜猫型的死亡风险上升了约10%,寿命减少了10%。

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睡眠时间不规律的人越来越多。

光照的发明,短时间内,身体进化不出应对的方法;娱乐项目蓬勃发展,现代人沉迷于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中;拥有了长途迁移的能力,身体就必须面对时差的挑战;医疗高度发展,生物钟突变的人尽管不长寿,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孕育后代。

全球27%的人不得不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科学应对生物钟

才能睡得更健康

偶然需要熬夜

避免再受到外界光源干扰,尽可能让体内生物钟与外界昼夜一致。

白天不是困到不行就不补觉,晚上睡觉的时候避免运动与进食。

需要稳定的上夜班

避免日光干扰,尽量睡觉前不运动,不饮食,不开灯。

如果偶然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那么熬夜会比早起要好,需要保障下半夜的睡眠。

最好能保障充足的睡眠

根据2016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公布的最佳睡眠时间。

青年人与成年人(14-25周岁): 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长。

儿童需要更长,老年人可以更短。

如果你是一个想做出改变的“夜猫子”

实际上只有极小部分人的睡眠时型是由基因决定的,这部分人需要看专业的医生才能解决。

习惯形成的夜猫子可以通过早一点入睡,尽量少的在夜间工作、运动或进食,尽量避免灯光来改变作息。

周末能偶尔睡个懒觉么

不能,对于作息正常的人,周末睡懒觉可能只是有更高的疾病风险。

如果你正在调整作息,一次晚睡晚起很可能让你前功尽弃。

在我们思考着早睡好还是晚睡好的时候,却有人没有选择的权力。

他们可能是戍守边疆的战士,一线抢救的医生护士,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的工人,维持网络正常的程序员。

正是因为有这些负重前行的人,我们才能能够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他们的付出,珍惜他们的付出。

-我是分割线-

插播一则消息:

还有哪位小伙伴没有领取广东省中医院的三伏贴免费体验名额?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活动详情,赶紧来领取福利吧!

今日话题

你是早睡党还是晚睡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