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通过数字技术,对清宫旧藏画作进行了“改编”,出品了以《雍正行乐图》和《十二美人图》为原型的动画。
“炉火闪动火苗,美人望着门外飘雪,掀开帘闱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美人轻轻摇动手中如意,蝴蝶轻巧地从眼前掠过;美人揽镜自照,眨眼摇头,头上的步摇也轻轻晃动;美人对着烛火缝补衣衫,白皙手指穿针引线,隔一会儿用针在头发上擦一擦;美人在门边轻勾小手指,随即人隐在了门后……”
《雍正十二美人图》原曾题名《雍正妃画像》,后又改题为《雍正妃行乐图》。绢本,设色,一幅一像,共12幅。画法精细严谨,设色浓艳绚丽。美人均着汉装,姿态端庄,面容娟秀,背景陈设极尽奢华富丽。而故宫设计师予以小小设计,让雍正的女神们款款走来。
博古幽思: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立持如意。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雍正帝当年对这套图屏十分欣赏,为了妥善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此,《清档》记: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间又传旨将拆下来的这12幅图“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事隔270余年的今天,此套图屏仍保存得完好无损,成为研究清初宫廷女子发式、首饰及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
裘装对镜。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已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
消夏赏蝶。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然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它以有助于孕妇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誉。葫芦,属于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百子”之意。画家巧妙地将萱草与葫芦绘于石侧、掌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又蕴涵了求子的深意。
烛下缝衣。清风徐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女子们无论贫富贵贱,均以擅女红为能事。此图中女子兰指轻拈,针线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在翠竹间,“鸿福将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蕴涵在图画之中。
倚门观竹。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倚门观望着满园春色,举止间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情怀。
烘炉观雪。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风韵尽情绽放。梅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寓意幸福、长寿、吉祥。
桐荫品茶。仕女手持薄纱纨扇,坐于茂密的梧桐树下静心品茶。茶饮原是一种日常饮食行为,由于品茶论道的盛行,而成为历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风雅之事,逐渐提高了茶的境界。图中月亮门内有一黑漆描金书架,满函的书籍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而且与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衬,表现出宫中女子的文化修养。
《雍正行乐图》由清代的风行者所创作,画作记录了一个最真实的雍正。在这套行乐图中,雍正皇帝化身各种身份,或为古代文人雅士或是神话人物:如弹琴的高士、乘槎的仙人、采菊东篱的陶渊明、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等等。
《雍正行乐图》的濯足图里,雍正帝身穿普通服装坐在江边,将双脚放入水中,会偶尔抬起一条腿往另一条腿上蹭一下,并配一句“朕……脚痒……”松间抚琴图中,雍正帝一边投入地弹奏,一面还对琴说:“我们做朋友吧。”射箭图里,雍正弯弓搭箭,射向天空掠过的飞鸟,旁白则是“你飞向前方自由翱翔,朕却始终跟不上你的脚步。好累……”
朕的个人秀要开始了,尔等小民,还不退下观看
朕为天下民生,特cos山林野夫,速来膜拜,稍待,朕,脚痒
“呔!孽畜!有种你出来”“哼,皇帝老儿,有种你进来!”
朕九五之尊,掌天下大事,何来时间计算猴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有时候,朕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朕就是朕,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朕准你飞这么快了吗?!
钓鱼此事,需静待十秒以上
朕抄的经本大家都买了吗?
文/王青欣 编辑/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