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怪的电影技术奖项究竟是什么?

时尚先生 / 2025年04月17日 06:03

品牌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在今年奥斯卡上的风头可能仅次于莱昂纳多封帝,这部讲述末世战争的电影今年一共收获了6个奥斯卡奖项: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干什么的?

今年颁奖季,Esquire邀请了4位在幕后工作的电影人。这些业内大拿将向你介绍他们的工作,澄清普通观众对他们的误解。

最佳音效剪辑(SOUND EDITING)

著名获奖影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盗梦空间》,《黑暗骑士》,《黑客帝国》

Esquire嘉宾:Per Hallberg和Karen Baker Landers,代表作《007:天幕杀机》《谍影重重3》

Q:导演邀请你来读剧本,然后呢?

A:当你阅读的时候,你得首先搞明白到这个故事究竟想要说什么。一份好的音效不是指无穷无尽的爆炸,而是能强调出故事带给你的感受,能使故事更加与众不同。

你可以从不同的类别入手:气氛和背景,汽车,遥远星球上的未知生物,武器……我们把它们分门别类的归好,一项项操作,直至完成整个电影的音效。

Q:这些音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是有一个音效库,还是你们得满世界到处去找?

A:两者都有。比如说在《007:幽灵党》中,我们有阿斯顿马丁和捷豹赛车的场景,这两款车的音效都非常特殊,我们就得单独去录制。如果是一些,比如说从没有人听过的乐器的声音,我们就可以从我们已有的音效库中取材。我们也会将各种音效叠加。

Q:人们对你职业的最大误解是什么?你最希望人们了解什么?

A:你们听到的每一秒都是我们打磨斟酌过的,都是我们对电影深思熟虑后的成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传达导演的意念而服务的。我们费尽努力,才能让观众在观影时暂时脱离现实,穿越到电影里的世界。但我们还得让他们意识不到这一切都是我们人工营造的。

最佳音响效果(SOUND MIXING)

著名获奖影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地心引力》,《盗梦空间》,《悲惨世界》

Esquire嘉宾:Craig Mann,代表作《爆裂鼓手》《美国队长》

Q:所以,“音响效果”究竟是干什么的?

A:我们在一个跟电影院差不多的大房间里工作。唯一不同的是房间中央有个超大的音响效果控制台。我们把准备好的所有音效和音乐汇总在一起,调整它们之间的平衡,决定它们的响度,把所有碎片整合为你们最后在电影院里听到的那个效果。在听觉方面,我们是电影面对观众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Q:人们对你职业的最大误解是什么?

A:普通观影群众很难意识到,他们听到的声音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片场的现场声音。一般只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对话——注意,只有对话——是现场收音,其他所有的一切,大到演员对话,小到汽车启动或者茶杯碰撞桌面,都是后期制作的效果。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观影时注意力更集中,被引导到导演想让他们注意的焦点上去。我们的工作包含了大量的细节和小技巧。为了辅助导演、引导观众,我们得在控制台上做出上千个决定。

最佳制作设计(PRODUCTION DESIGN)

著名获奖影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阿凡达》《指环王:王者归来》《卧虎藏龙》

Esquire嘉宾:Jack Fisk,代表作《荒野猎人》《穆赫兰道》《细细的红线》

Q:你最希望观众了解你职业的什么方面?

A:我觉得观众对我们这个职业的最大误解就是:制作设计就是设计布景的。其实在电影制作中,制作设计是个更兼顾大局的工作。你得和摄影师合作,你还得不断追踪进度。我不仅仅用锤子和钉子工作,人物、历史、美感、故事主旨,这一切都是我要考虑的。所以,你得建造一个世界,同时你也必须:搭布景,换地点,刷颜料,搬箱子。我会把制作设计这个工作描述为:世界建造师。

Q:因为你是负责选址的那个人嘛,所以演员向媒体各种抱怨环境恶劣的时候,你会觉得烦恼吗?“哇,莱昂纳多,不用感谢我为你的将来要得奥斯卡的角色挑了这么一条完美的河。不好意思就是水里可能有点冷。”你会在心里这样默默讲冷笑话吗?

A:好吧,可能有的人是在那种空调温度刚刚好的室内工作惯了,这只是一种习惯的问题。我在户外工作更多,我喜欢这种感觉。一切都是为电影服务的。在《荒野猎人》中,演员在受冻,环境是真实的,我们搭建的布景是真实的或者看起来真实的,所以,一切都是为了电影。嘿,比起电影故事里面那群倒霉蛋,我们的境遇可好多了呢。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MAKEUP AND HAIRSTYLING)

著名获奖影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指环王:王者归来》,《艺妓回忆录》,《泰坦尼克号》

Esquire嘉宾:Mark Coulier,代表作《哈利波特》全系列,《布达佩斯大饭店》

Q:演员待在化妆间被上妆、做发型的时候感觉如何?整天都得戴着这些东西,他们是不是怨声载道?

A:总体来说他们不喜欢这个过程,因为真的很费力气。他们得一动不动坐在那三到四个钟头,任由你用胶水把东西黏在他们脸上。但总的来讲,这些假体非常轻,非常舒适,一旦你把它们黏上去,演员会忘了他们脸上还粘着东西。这在各个年代都是一样的——特别是饰演年老的或者外形独特的角色的时候,比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或者一百岁的老先生/老太太——化妆术对演员来讲是个帮助而非累赘。

Q:普通人对你们的最大误解是什么?

A:一切!就算是那些对电影化妆术相对了解的观众也往往不会意识到我们巨大的工作量。当你把你为一个电影制作的所有化妆用的模具摊开摊在地上的话,它们能铺满一整个工作室。你有实体模型、实体模型的模具、石膏模型……全都碎成一块一块的。工作量真的非常大。

但另一方面,你又不希望观众意识到他看见的一切都是费尽心思折腾出来的。当观众看见《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蒂尔达的时候,你不会希望他们去想:“哦,天呐,她一定在化妆间呆了6个小时!”你会希望一切都是非常自然,了无痕迹的。

作者/JESSICA GOLDSTEIN 编译/吴越

来源/美国Esquire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