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应用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8年10月01日 14:43

科技

王兆方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向學生灌输数学知识,则难以实现有效数学教学效果。故此,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应用情境教学,创设刺激数学信息,唤醒学生数学兴趣,通过大胆猜想和质疑,发现数学知识,促进数学知识内化,启迪学生数学思维,调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有效开展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是值得所有数学教师借鉴学习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 情境教学 ;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78-01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同时,广大数学教师也非常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故此提出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大胆探究,捕捉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揭示数学内在知识,获得数学情境感性认识,内化数学思维,习得数学理性认识,掌握数学知识。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初中生的真实生活背景,整合生活资源,挖掘数学素材,以生活和数学的结合点为情境出发点,初中生可以从教学情境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提炼出情境中具体化和简单化的数学知识,然后知识迁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领悟情境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新知识。如,我在讲授“二次函数”知识点时,给学生引入的是他们非常熟悉的篮球定点投篮运动情境,让学生思考篮球投掷受哪些因素影响呢?篮球投掷后呈现什么样的运动轨迹呢?篮球投掷最高点什么时候达到?投掷的最高高度是多少?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篮球投中率,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呢?然后给学生引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并让学生结合所学曲线知识,思考如果想要更好的控制投掷运动轨迹,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二次函数新课的学习,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迎刃而解。

2.创设激趣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入激趣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数学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对数学情境进行思考和探索,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找到数学知识点,解决情境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自我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起学生数学学习求知欲,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如,我在讲述“数的幂”知识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关于幂的数学故事,引起学生高昂的数学探究兴趣。在古代一个国家,一位臣子发明了国际象棋,并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答应臣子给予奖励。臣子则提出要求奖励米粒的要求,在象棋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依次循环,直到象棋格子全部放完为止。国王听完后,大笑臣子要的奖励太少,臣子却不以为然。当国王把所有的米粒放完后,自己的粮库也空了,整个国家陷入粮荒。我给学生讲述了这一数学故事后,学生们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也纷纷陷入故事中的米粒计算中。当然,我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计算最终的结果,但是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情境引入,却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更快调整学生状态进入新课学习。

3.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数学知识化静为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交互,在最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数学教学资源和内容,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真实感,激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如,我在讲授“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制作多变灵活的课件,让课件中的直线“活”起来,在圆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变动直线的位置,让直线和圆相切、相离、相交,为学生呈现各类动态性位置关系,在课件中标注圆参数,相应呈现直线变动时,圆心和直线之间的动态距离,为学生呈现动态化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标注不同位置关系下,圆和直线的参数及相互数量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节约了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板书时间,还可以动态性的表现圆和直线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同时,了解直线位置变化引起的变量变化,在一定教学时间内,为学生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思考时间,让数学知识在多媒体技术下更加动态,实现教与学的链接和互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应固步自封,应顺应现代教学需求,恰当应用情境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猜想,寻得数学情境信息,习得数学知识。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创设激趣教学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具体化和简单化的数学知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打破过去数学灌输式教学方法,挖掘数学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数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情境,开拓学生数学视野,推动数学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娜,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2]廖志卿,浅析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9).endprint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