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雨奇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必备的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篇文章将主要从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建议来谈一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66-01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增添教学呈现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之前已经有文章讨论过相关的话题,但大多数主要是围绕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谈的。那么,本篇文章将主要从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建议来谈一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分享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与音频,也可以设定特定情境,使得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传统的教学中缺少教学资源的灵活性以及师生的互动性。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與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将学科的重难点知识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教学资源与材料,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查找与选择有效的信息,增加了教师的知识储备,丰富了课堂的内容。随着资源共享的发展,网络上的资料鱼目混杂,很多内容重复或者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以恰当的方法进行操作。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课件以及课程活动设计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丰富的课堂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科内容,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图片或者音频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能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给予学生思考的灵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教学资料以及课件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资源,很少主动思考与总结教材内容,直接下载现成的资料。也有的教师的课件基本上很少进行数据更新,反复使用相同的课件。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但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直接下载英文电影作为课件内容,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照着幻灯片念,很少与学生产生互动与交流。过分依赖网络上的教学资料以及课件,会使得教师越发滋生懒惰之心,也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越来越低
2.课件内容设计不合理
课件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合理的课件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但不合理的课件内容仍旧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课件中融入多种形式,但却没有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也有的教师幻灯片设计中文字与图片过于空洞或者繁琐,并没有贴合教学要求。还有的教师的教学课件设计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盲目灌输过多的知识。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建议
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首先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既要学会选择与筛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源,也要主动思考与研究教材内容。小学英语课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实践性,教师在搜集教学资源时,不仅仅通过音频图片展示教材内容,也可以多参考一些情景设计以及课堂游戏活动开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有利于拓展教师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教师学习借鉴其他人的教学经验。
2.制作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需求的课件
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一方面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课件应该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Hello》中要学习并运用基本的日常打招呼用语,教师可以利用儿歌的导入方式,让学生熟悉常用的句型以及短语。课件设计安排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让学生心中有数。幻灯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My Friend》中,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学生所熟悉的动画片或者电影的主人公形象,再引导学生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3.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后的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仅能够将教材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与总结。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教学课件进行分析与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总结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督促学生及时进行复习。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小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教师滥用信息技术,从而滋生懒惰,另一方面教学课件设计不合理。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一是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二是应该制作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需求的课件,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后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段敏.试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2]唐伟红.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8期.
[3]袁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差异教学研究——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