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家庭实施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每户每平方米可申请1000元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10万元;困难家庭实施城区危险房屋维修,每户可一次性申请30000元补助资金。”日前,广州市住建局就《广州市城区危险房屋治理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社会意见,根据该规定,同一地址房屋在补助资金发放后二十年内原则上不得再次申请危房治理补助资金。
《征求意见稿》明确,本办法所称城区危险房屋治理补助资金,是指市、区财政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经负责民政工作的部门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人员或者市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家庭(以下简称困难家庭)自行开展其唯一拥有的城区国有土地上危险房屋原址重建或维修的补助资金。
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应遵循一些原则,其中是“先自行治理,后财政补助”。
市、区财政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经负责民政工作的部门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人员或者市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家庭自行开展其唯一拥有的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或维修的补助资金。
《征求意见稿》提出,困难家庭实施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每户每平方米可申请1000元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10万元;困难家庭实施城区危险房屋维修,每户可一次性申请30000元补助资金。
危房产权不属于困难家庭单独所有的,按照其拥有的产权比例在限额内确定补助资金额度。
已申请文物、历史建筑修缮等其他房屋修缮、治理、改造等费用补助的,不得再申请危险房屋治理补助资金。
《征求意见稿》明确,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完成后,其建筑结构安全性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城区危险房屋维修后必须重新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其鉴定安全等级必须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同一地址房屋在补助资金发放后二十年内原则上不得再次申请危房治理补助资金。
根据《征求意见稿》,补助资金申请发放流程为“工程开工前备案—工程完工后申领—所属区房屋管理部门审核—补助资金发放”,以避免非法骗取补助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资金等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对已完成危房治理并发放补助资金档案纳入危房治理督修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录入房屋使用安全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征求意见稿》明确,申请人在补助资金申领和危房治理过程中,如果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补助资金的;擅自增加建筑面积和建筑高度、扩大基底面积、改变四至关系的;擅自降低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擅自变更使用性质的;违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定的;以及有其他违法营建行为的均不予发放补助资金;已发放的,由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追缴,并将其纳入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诚信评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申请补助资金应按以下流程实施
(一)备案
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工程开工前30天内,申请人可凭有效身份证明证件、国有土地上房屋权属证明、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困难家庭证明、危险房屋鉴定报告、房地产现状图、营建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或《广州市临时性建筑工程和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开工营建信息录入管理证明书》、房屋改造前相片等资料向所属区房屋管理部门进行补助资金申报备案。
城区危险房屋维修工程开工前30天内,申请人可凭有效身份证明证件、国有土地上房屋权属证明、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困难家庭证明、危险房屋鉴定报告、房地产现状图、维修方案、《广州市临时性建筑工程和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开工营建信息录入管理证明书》、房屋改造前相片等资料向所属区房屋管理部门进行补助资金申报备案。按要求需要办理营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维修工程,应当同时提交营建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二)申领
城区危险房屋原址重建工程竣工或维修工程完工后6个月内,申请人(房屋权利人)凭具有相关资质测绘单位出具的房屋现状测绘证明材料、房屋改造后相片、规划核实意见书等资料向所属区房屋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补助资金。
城区危险房屋维修工程完工后6个月内,申请人(房屋权利人)凭房屋维修后相片、房屋鉴定报告等资料向所属区房屋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补助资金(附件3)。按要求需要申请营建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营建工程,应当同时提交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核实意见书。
(三)审核
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人(房屋权利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于15个工作日内告知审核结果。
(四)发放
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当年度所属区申请补助资金总额,并于当年度6月底前将相关申请资料报送市住房和城乡营建局,市、区房屋管理部门根据出资额各自申报下年度财政预算。
预算批复后,本级补助资金转移支付到各区。各区房屋管理部门在次年将补助资金一次性发放给申请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贾政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