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根本不存在的基因发了 SCI 和硕士毕业论文?知名医学院被曝学术造假

网络 / 2020年06月03日 16:53

品牌

本文作者:EVEE

近日,期刊 Cancer Gene Therapy 发布撤稿声明,撤回一篇 2015 年发表的论文。 撤稿理由是: 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角「MALAT 2 基因」,根本就不存在!

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论文中描述的 MALAT 2 基因并不存在

(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该论文一作为陈风,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为瘤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依托的基金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委」资助的课题「进展期胃癌的个体化疗研究(PKJ2013-Y67)」。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压根不存在的东西,是怎么被论文作者细细研究一番,还出了数据发了 SCI 的?

这个不存在的基因究竟是啥?

MALAT 的全称是「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the 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MALAT),是一类定位于核散斑体并在细胞核内高度富集的 lncRNA。

但查询的结果显示,整个 MALAT lncRNA家族中只有一个成员,也就是MALAT 1 基因(也称 NEAT 2),MALAT 1 由于广泛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被较多的研究报道。

图源:genenames.org

而这个被撤稿论文里,看起来像是 MALAT lncRNA 家族成员,但事实上压根就不存在的「MALAT 2 基因」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

按照论文作者的说法,MALAT2 即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 2」, 且「相关研究表明」,MALAT 2 与癌症的转移和复发有关。

近期研究表明,MALAT 2 基因与癌症的转移与复发有关,并且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出现基因表达上调(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但当我们仔细观察论文中这句话列出的参考文献 10~13 时,却发现 这些被列出的往期研究,看起来都和 MALAT 2 基因没有什么关系。

该论文列出的参考文献 10~13 标题中均为出现 MALAT 2 的关键词(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尽管如此,这篇造假论文还是「顺利」发现了 MALAT 2 的功能和作用, 即该基因在 Ⅱ/Ⅲ 期的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显着相关。

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通过进一步分析,作者们居然还发现了 MALAT 2 高表达病例的 5 年总生存期和 5 年无疾病生存期明显低于 MALAT 2 低表达的病例,这「提示了 MALAT 2 是预后不良因素」。

图源:Cancer Gene Therapy

假基因出现在二作硕士毕业论文中

当我们将「MALAT 2」作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可以找到另一篇论文《LncRNA MALAT 2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知网检索结果截图

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正是前面那篇被撤稿论文的二作: 田源,在论文发表期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13 级的硕士研究生。

图源:上海交大硕士论文

根据田源在硕士毕业论文中提供的个人发表文章列表,我们可以确定, 撤稿论文的数据来源便是这篇毕业论文。

图源:上海交大硕士论文

不过,在这篇硕士论文的前言中,作者仅对 MALAT 1 基因进行了叙述,对实际研究的 MALAT 2 基因仅仅是用一句「少有报道」匆匆带过。

图源:上海交大硕士论文

造假论文被引用 27 次,最高影响因子破 10

不过, 虽然这个 MALAT 2 基因并不存在,但是这篇研究它造假论文却已经被引用了 27 次,即使去除被撤稿时被引用的那 1 次,也还有 26 次。

图源:谷歌学术

在引用这篇撤稿论文的诸多论文里,综述占了大多数。少数的实验论文也只是在前文一笔带过这篇被撤稿研究, 并没有任何与 MALAT 2 基因直接相关的后续研究,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图源:谷歌学术

但在引用了撤稿论文的文章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已经超过 10, 如 2016 年发表在 Molecular Cancer 上的综述文章 Long non-coding RNAs: potential new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图源:Molecular Cancer

此外,这篇撤稿论文的持续影响力也令人咋舌。最早一篇引用论文发表在 2015 年 10 月,最新一篇发表在 2019 年 8 月。

图源: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虽然被撤稿论文本身的被引次数不是特别多, 但是引用了这篇撤稿论文的诸多论文中,已经有 4 篇被引超过 100 次, 最高的一篇论文被引量已达到 334 次。

「无中生有」的连锁反应

其实, 用并不存在的基因发表论文,MALAT2 基因并非个例。

2018 年,一篇发表在期刊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上的论文也将「无中生有造假法」应用得淋漓尽致。

图源:BBRC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其中 IL-26 在人体中影响 T 细胞产生,可能参与 T 细胞抗病毒作用。

但是 IL-26 基因在小鼠体内并不存在,上面这篇文章的作者却在小鼠体内进行了相关实验。最后东窗事发,论文终究还是被撤了稿。

小鼠没有 IL-26 基因,所以试验是不可能进行的(图片来源:BBRC)

最后,回到本文的主角,那个不存在却被引用了 27 次的 MALAT 2 基因。

引用被撤稿论文的论文当然并不一定存在学术造假,但其中的一些属性,却可能对后续的研究者产生误导。

用并不存在的基因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产出了并不知道是否有价值的成果,把这种结果在正式的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这样的论文又可能被其他研究者注意到,进一步投入研究……由此造成学术资源浪费的连锁反应。

举个血淋淋的例子,当年「心肌干细胞」被曝出不存在,就直接引起了一场学术大地震,全球许多地方的科研人员都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利用干细胞修复心脏的研究中,但到头来却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详情可回顾丁香园往期文章:)

图源:撤稿观察

遗憾的是,本文开头的提问似乎还是没有答案:这个压根不存在的东西,是怎么被论文作者细细研究一番,还发了 SCI 和硕士毕业论文的?

毕竟,不同于比较隐蔽的修改数据造假, 这类「无中生有」式论文造假在常识上就存在很大的漏洞。 不知这样的论文又是怎么骗过期刊编辑的眼睛,又顺利通过同行评议的呢? (责任编辑:gyouza)

题图来源:《喜剧之王》剧照截图

参考文献:

1. Chen F, Tian Y, Pang E, et al. Retraction Note: MALAT2-activated long noncoding RNA indicate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gastric cancer[J]. Cancer Gene Therapy, 2020: 1-1.

2. 田源. LncRNA MALAT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

3. Jiang C, Li X, Zhao H, et al. Long non-coding RNAs: potential new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J]. Molecular cancer, 2016, 15(1): 62.

4. Xu Y, Zhang G, Zou C, et al. Long non‐coding RNA LINC01225 promotes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via Wnt/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J].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19, 23(11): 7581-7591.

5. Bao, J., Lv, Z. G., & Wang, S. B. (2019). RETRACTION: Anti-angiogenic effect of Interleukin-26 in 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 mice via inhibiting NFATc1-VEGF pathway (Retraction of Vol 499, Pg 849, 2018).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518(3), 610-610.

1.生活周刊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生活周刊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生活周刊",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生活周刊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生活周刊编辑修改或补充。